「肺癌」(Lung Cancer) 是香港首位常見及致命的癌症,於2021年香港政府統計處錄得的肺癌新症共有5,978宗,男性有3,493宗,女性有2,485宗,男女患者的比例約為1.4 比1,同時約80%新症患者是60歲或以上人士。
別以為只有吸煙者才是高危族群,若長期吸入油煙者(如煮婦﹑廚師)也會增加患肺癌的風險。
大多數的肺癌是先在支氣管內膜細胞形成,這些細胞會逐漸增生,在肺部形成腫瘤,引致肺部阻塞,導致呼吸問題。若沒有及時進行治療,肺癌可侵入腫瘤附近的組織,再擴散至支氣管周圍的淋巴結及身體其他器官。
肺癌可分為「小細胞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和「非小細胞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包括腺癌、鱗狀細胞癌和大細胞癌。
小細胞癌 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 |
非小細胞癌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
||
較不常見,因吸煙引起較多,其特性是癌細胞的生長和擴散速度比較快,只有極少數的患者能透過手術切除。一般對化療的反應佳,惟復發率亦較高。 | 腺癌(Adenocarcinoma) | 鱗狀細胞癌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
大細胞癌 (Large Cell Carcinoma) |
是非吸煙者中最常見的肺癌類型,亦是年輕及女性患者較多,與基因突變有關。 | 一般與吸煙引起,通常發生於氣管內壁屬於鱗狀細胞癌。 | 發生在肺部的任何部分,這類型的肺癌普遍擴散的速度較快。 |
肺癌高危人士:
– 吸煙人士(煙齡越年輕,患肺癌的機率越大)
– 經常吸食二手煙
– 50歲或以上
– 經常進食燒烤、醃制食物
– 長期缺乏進食新鮮蔬菜、水果和維他命A食物
– 長期吸入廚房油煙
– 長期吸入燃燒香燭的煙霧
– 種族或遺傳因素
肺癌症狀:
– 經常疲倦
– 持續咳嗽
– 氣喘
– 痰中帶血
– 胸口疼痛:咳嗽或深呼吸時,胸口隱隱作痛或突然劇痛
– 食欲不振、體重下降
– 聲音沙啞
若患者的癌細胞已擴散,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
– 頸部淋巴核腫脹 (頸、臉、手)
– 腹脹
– 骨痛
– 頭痛
– 局部腦癇或半身不遂
治療方法:
肺癌治療方式複雜且日新月異,包括手術、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標靶治療及免疫治療等,而不同的分期與其治療上差異甚大。以下的治療方法,會視乎患者的病情而定。
非小細胞肺癌
初期肺癌:這個期數的肺癌屬於原位癌,癌細胞僅局限在於原發部位,還未擴散到周圍的組織與器官,通常在發現時大小僅有小於3釐米。
第一期肺癌:腫瘤大小小於3釐米,這個階段還未出現任何擴散到支氣管或其他器官與組織,患者會出現輕微咳嗽、胸痛、疲勞等症狀。
第二期肺癌:腫瘤大小介於3釐米至7釐米之間,或腫瘤大小小於3釐米。但已經開始擴散至周圍組織。在這個期數,淋巴結與支氣管亦有可能已經受到癌細胞的影響。這個階段的患者會出現體重下降、呼吸困難、聲音沙啞等症狀。
第三期肺癌:腫瘤大小超過7釐米,且擴散到周圍的組織與淋巴結,可能或否轉移到其它部位。第三期肺癌患者會出現淋巴結腫大、胸腔積液、胸痛等症狀。
第四期肺癌:腫瘤已經轉移到其他器官,如肝臟、骨骼、腦部等,這是最嚴重也是最後的肺癌期數,治療也最具挑戰性。末期肺癌患者會出現嚴重的骨痛、血栓、水腫、呼吸困難、咳血等症狀。
小細胞肺癌
局限期:指肺癌局限於一側胸廓、兩側肺門、縱膈腔、鎖骨上淋巴結或頸部淋巴結。
治療方式:化學藥物治療同時並用放射治療。
擴散期:指癌細胞已超過局限期範圍,有惡性肋膜積水,或有遠處轉移情形。
治療方式:化學藥物治療為主,放射治療為輔。
預防方法:
– 馬上戒煙
– 使用抽油煙機
– 避免進食醃制燒烤食物
– 避免/減少煎炒油炸的烹調方法
– 避免/減少燃燒香燭
如發現有以上症狀或懷疑,請儘快聯絡胸肺科/外科/腫瘤科專科醫生進行詳細檢查及治療。
以上內容只為提供資訊,不適宜用作具體醫學資訊。醫聚–香港醫療資訊平台已盡力確保以上內容的準確性,但明確聲明不會對這些資訊和資料的錯誤承擔責任。對於在任何因使用或依賴此文章引致的後果,醫聚–香港醫療資訊平台概不負責並無須負上法律責任(包括第三者責任)。醫聚–香港醫療資訊平台概不負責向任何人對於可能因使用任何包含在以上內容的任何損失或損害。使用者應自行判斷此文章內容所載的資料及資料之真實性或尋求專業的意見。
君醫醫療服務中心提供全面專科服務,如有任何疑問或預約,請聯絡24小時熱線 (852) 9382 3255。WhatsApp 24小時熱線: https://wa.me/85293823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