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Diabetes) 是一種慢性疾病,當人進食後,食物會分解成糖分,釋放至血液再轉化成血糖。若胰臟無法分泌足夠的胰島素或胰島素功效不良,令血液中的糖分水準偏高,便會引致糖尿病。若患上糖尿病,沒有作出適當的治療,可引致腎衰竭、失明、心血管疾病、中風,嚴重甚至死亡。
血糖值的標準
正常 | 血糖異常 | 糖尿病 | |
空腹血糖水平 | <5.6 mmol/L | ≥ 5.6 – <7 mmol/L | ≥ 7 mmol/L |
餐後2小時血糖水平 | <7.8 mmol/L | ≥ 7.8 – <11.1 mmol/L | ≥ 11.1 mmol/L |
*註: 空腹定義為禁食8小時以上。
糖尿病症狀:
糖尿病一般透過身體檢查時才被診斷出來,隨著病情發展或會出現各種徵狀或併發症,如 :
– 經常口渴
– 小便頻密
– 體重下降
– 食量增加
– 容易疲倦
– 視力模糊
– 傷口不易癒合
– 皮膚痕癢等
糖尿病可分為:
一型糖尿病
– 胰島素倚賴型
– 患者以兒童及青少年居多
– 遺傳及自身免疫系統有關,身體無法製造胰島素
二型糖尿病
– 非胰島素倚賴型糖尿病
– 最常見的類型
– 後天因素 (如不良飲食習慣、肥胖、缺乏運動等因素)
妊娠性糖尿病
– 因懷孕期間的荷爾蒙分泌改變而引起,一般在產婦分娩後就會消失。
其他類型糖尿病
有別於以上三種類型,包括某些遺傳病令身體胰島素分泌不足、其他由藥物或化學物品間接引發的病症(如胰臟炎)等。
此外,患者的病發時間或會有所不同,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往往會在五至十年後併發糖尿腎病;第二型則難以推斷估算。由於不少患者發病初期並不察覺,直至病情嚴重時才確診,令腎臟早已受糖尿病所波及。所以部分病人可能確診患上糖尿病不久後,又確診併糖尿腎病。
由於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長期處於高水平,因此令整個血管系統造成一種慢性傷害,如患者不好好控制糖尿,便意味著腎功能會因此而受損,然而糖尿腎病如同其他慢性腎病一樣,患者初期沒有明顯病徵,難以察覺。
診斷方法:
檢驗「蛋白尿」含量 (即: 「白蛋白尿 (Albuminuria) 」);
– 初期一般微量白蛋白尿 (Microalbuminuria)
– 每天多於0.3克屬「大量白蛋白尿」(Macroalbuminuria)
微量白蛋白尿患者小便時,其尿液並不會有泡沫。若小便泡沫確實來自白蛋白的話,即尿液蛋白含量十分高,屬病情嚴重。而一般的尿液檢驗試紙是無法檢驗出微量白蛋白尿,將尿液樣本送往實驗室,才能準確檢驗出是否有微量蛋白尿。
治療方法:
– 口服或注射藥物
– 飲食控制
– 恆常運動
預防方法:
– 保持理想體重 (理想體重指標 Body Mass Index, BMI)
– 標準腰圍
– 均衡飲食 (低脂肪、低糖、低鹽及高纖維素飲食原則為目標)
– 每天運動至少30分鐘
– 避免飲酒
– 糖尿病患者應接受飲食或藥物治療以控制血糖
– 每年進行身體檢查
如發現有以上症狀或懷疑,請儘快聯絡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進行詳細檢查及治療。
以上內容只為提供資訊,不適宜用作具體醫學資訊。醫聚–香港醫療資訊平台已盡力確保以上內容的準確性,但明確聲明不會對這些資訊和資料的錯誤承擔責任。對於在任何因使用或依賴此文章引致的後果,醫聚–香港醫療資訊平台概不負責並無須負上法律責任(包括第三者責任)。醫聚–香港醫療資訊平台概不負責向任何人對於可能因使用任何包含在以上內容的任何損失或損害。使用者應自行判斷此文章內容所載的資料及資料之真實性或尋求專業的意見。
君醫醫療服務中心提供全面專科服務,如有任何疑問或預約,請聯絡24小時熱線 (852) 9382 3255。WhatsApp 24小時熱線: https://wa.me/85293823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