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臟癌:沉默的殺手

胰臟癌 (Pancreatic Cancer) 是香港排行第四位的致命癌症,根據醫管局癌症資料統計中心顯示,於2021年本港肝癌新症數字約1,116宗,其中男性胰臟癌患者佔52.1%,女性患者佔47.8%,整體癌症死亡個案約889宗。

胰臟癌的成因未明,或有可能是胰臟的細胞出現變異增生。

胰臟癌風險因素:
– 65歲或以上
– 超重肥胖
– 吸煙習慣
– 長期接觸化學品 (如: 殺蟲劑、石油或染料)
– 曾感染幽門螺旋菌
– 患有糖尿病
– 患有遺傳性胰臟炎
– 患有慢性胰臟炎

症狀:
胰臟癌是入侵性強的癌症,初期病徵並不明顯,隨着病情惡化,患者可能會有以下症狀:

– 間斷的腹痛
– 背痛
– 體重下降
– 肚瀉
– 噁心

若癌細胞已擴散到腫瘤周圍的血管,膽管和神經時,患者會有以下症狀:

– 持續腹背疼痛
– 黃疸
– 皮膚痕癢
– 大便呈土色

 

診斷方法:

– 超聲波檢查
– 腹部電腦掃描
– 磁力共振檢查
– 內視鏡逆行膽胰管造影術及抽取活組織化驗
– 經皮肝膽道造影
– 活組織檢查

治療方法:

治療方法 適用於 方法
外科手術 胰十二指腸切除 早期胰頭腫瘤 現時唯一的最常用的根治手術,於上腹部開口,切除腫瘤相關的胰臟、膽囊和膽管、包住胰頭的十二指腸、胃下端連接十二指腸的幽門和胰頭周邊的淋巴結。然後把胰臟餘下的部分、膽管和胃下端的開口與小腸縫合,令胰汁、膽汁和經胃處理的食物得以流入小腸。
遠端胰臟切除 胰體或胰尾腫瘤 一併將胰體、胰尾、脾及連帶的血管切除。
微創胰臟切除 早期胰尾腫瘤 於腹壁打開數個小口,注入二氧化碳撐開腹部,伸入前端帶光源和鏡頭的光纖軟管(腹腔鏡),在屏幕上觀察各器官。然後會透過小口伸入手術刀,隨屏幕影像切除腫瘤。
全胰臟切除 癌細胞佈滿整個胰臟 將整個胰臟切除,包括整個胰臟、膽囊和膽管、十二指腸、胃下端的幽門、部分膽管和周邊的淋巴結,如有需要或一併將脾切除。然後把膽管和胃下端的開口與小腸縫合,膽汁和經胃處理的食物得以流入小腸。患者需要長期注射胰島素以調控血糖,及服消化酵素補充藥讓小腸消化食物
化學治療 (即化療) 化學治療 範圍大的腫瘤 利用藥物殺死癌細胞,控制腫瘤的生長或縮小。
放射治療 (即電療) 放射治療 (即電療) 早、中及晚期 放射治療用高能量放射線殺死癌細胞,破壞其染色體,使其無法生長而死亡。
標靶治療 標靶治療 手術無法切除的胰臟神經 內分泌腫瘤 利用化學藥物,阻止腫瘤細胞突變、生長擴散與修復能力。
紓緩治療 晚期胰臟癌 癌症已廣泛蔓延 減輕患者症狀,維持生活質素。

預防方法:

– 保持健康體重
– 經常做運動
– 健康飲食
– 戒煙
– 避免接觸化學品

如患有胰臟癌但未有及時治療,可能會出現更嚴重的併發症。早期胰臟癌有根治的機會,但需要很高的警覺,因此如有懷疑或發現有相關症狀,請儘快聯絡外科/ 腸胃及肝臟科/ 腫瘤科醫生進行詳細檢查及治療。


以上內容只為提供資訊,不適宜用作具體醫學資訊。醫聚–香港醫療資訊平台已盡力確保以上內容的準確性,但明確聲明不會對這些資訊和資料的錯誤承擔責任。對於在任何因使用或依賴此文章引致的後果,醫聚–香港醫療資訊平台概不負責並無須負上法律責任(包括第三者責任)。醫聚–香港醫療資訊平台概不負責向任何人對於可能因使用任何包含在以上內容的任何損失或損害。使用者應自行判斷此文章內容所載的資料及資料之真實性或尋求專業的意見。

君醫醫療服務中心提供全面專科服務,如有任何疑問或預約,請聯絡24小時熱線 (852) 9382 3255。WhatsApp 24小時熱線: https://wa.me/85293823255